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2016年12月10日,第五届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学术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午内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徐建明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白春梅教授主持,汇集NEN领域国内外权威专家,交流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论坛特别请到了RADIANT系列研究主要研究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James C. Yao教授发表特邀演讲。在下午的会议中,论坛精心设计了NEN疑难和经典病例的多学科讨论,大大启迪了参会者的临床思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洁教授首先回顾了2016年国际学术会议中的NEN精粹,介绍了ENETS年会、ASCO年会、ESMO年会和IASGO年会的精彩内容。当前在生物标志物、病理诊断和分型、外科治疗、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都有了突破,特别是中国提出的高增殖活性NET概念、胃NEN分型的重新定义等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中国NEN领域的研究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学者在NEN领域的声音也愈发响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在论坛上汇报了2016年中国在胰腺NEN(p-NENs )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ENETS年会投稿为例,被大会接收的来自中国的研究摘要数量逐年攀升,从2014年的8篇到2016年内的42篇(p-NENs 相关研究壁报24篇)。2016年,有20篇p-NENs 相关SCI论文发表,其中包括了肿瘤学、外科学领域的顶尖杂志,涉及流行病学、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分级分期等多个领域。中国的NEN研究可谓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NEN诊治的进步伴随着标志物的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晖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NEN生物标志物的最新探索。满足个体化治疗要求的理想肿瘤标志物应具备: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0.8,还应具有肿瘤特异性,对远处转移、预后、疗效监测等均有指示作用以及便于随访、获取等特点。楼教授着重介绍了CgA联合NSE预测pNET术后肝转移、CgA和NSE分别预测pNET术后肝转移等应用,并介绍了CTC、miRNA等新生物标志物在NEN领域的研究进展。

James C. Yao教授总结了依维莫司在NEN领域的临床研究历程。他从雷帕霉素的发现讲起,如剥洋葱皮般层层推进,介绍了RADIANT-1~4系列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研究结论,阐述了EVE的适应人群和安全性管理。随后,Yao教授对未来NEN领域靶向治疗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并且指出我们需要更巧妙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更多的信息。

北京协和医院程月鹃教授从剂量选择、临床剂量调整策略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依维莫司使用。她首先解释了依维莫司10 mg推荐剂量的由来。I期临床研究确认,10 mg每日方案是依维莫司在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能耐受的最大安全剂量,对mTOR的抑制优于其他每日方案或每周方案,这在中国人群和欧美人群中是一致的。而II/III期临床研究对此也有所验证,降低依维莫司剂量可能导致肿瘤缓解率及临床获益率下降;5 mg与10 mg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口腔炎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依维莫司治疗8周内出现口炎患者较未出现口炎患者PFS延长。随后,程教授介绍了口腔炎、非感染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和依维莫司剂量的调整策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明教授则从临床研究数据思考了生长抑素类似物(SSA)的定位。SSA不仅能控制症状,PROMID、CLARIENT及其他临床研究还共同证明了SSA在晚期GEP-NET中的抗肿瘤增殖作用。随后陆教授介绍了SSA的应用现状,总结了NCCN、ENETS、CSCO指南共识推荐,并结合病例分享了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经验,如SRS阳性的意义、疗效判断标准、SSA增量、维持治疗等。最后,陆教授对SSA应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着对SSA与不同靶向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案探索,SSA在NEN中还将大有作为。
专家评论
诺华NEN论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今年的论坛主席白春梅教授和徐建明教授都多次参加了论坛,不仅见证了论坛的成长,也亲身经历着五年来中国NEN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深有感触。而James Yao教授是首次参加NEN论坛,这位来自海外的学者对论坛和中国NEN领域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想法。
白春梅教授:自从2010年WHO对NEN重新分类,这一肿瘤受到了广泛关注。诺华NEN论坛为关注NEN的医生提供了平台,不仅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还能了解NEN诊断治疗新进展。前四年的NEN论坛基本上是每家医院的研究工作汇报,今年论坛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介绍了近几年中国在NEN领域的研究进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EN的发病、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由于患者生存期比较长,大部分患者其实是在转移之后才被确诊,需要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激素治疗的综合治疗。另外,任何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因此病理学家也非常重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在未来NEN治疗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这次论坛上,多家医院的MDT团队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分享,展示NEN患者经过MDT团队治疗所获益处。国外研究已经报道,经过MDT团队治疗的NEN患者生存期比单科治疗患者明显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