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举行的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峰论坛上,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华海清教授带来了“从靶向及免疫治疗兴起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融合”的精彩报告。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12月10日举行的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峰论坛上,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华海清教授带来了“从靶向及免疫治疗兴起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融合”的精彩报告。华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进一步分享了近4年来CSCO中西医结合专委会的工作成绩,以及肿瘤中西医诊治理念的融合发展。
《肿瘤瞭望》:祝贺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完成换届。作为第一、二届主任委员,请您分享一下过去4年来专委会的工作成绩。
华海清教授:过去4年来,在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全体专家的努力下,我们锐意创新、积极开拓,有力地推动了肿瘤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这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们开展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学术活动。第一个是我们每年举行一次的CSCO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峰论坛,从2018年至今已经举行了5届会议,每年会议的学术层次、专家关注度都非常高。第二个是由CSCO中西医结合专委会青年创新小组主办的青年专家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有很多中青年学者走上讲台,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后备骨干。第三个是每年CSCO年会上,我们作为CSCO分支机构举办了中西医结合专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第四个是CSCO与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的全国“姑息大会”上,也有我们的中西医结合专场。以上这些会议都是在全国层面举办的肿瘤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力。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开展了很多的学术巡讲,包括CSCO“中西并重万里行”、“中西结合,共创未来”等,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这4年中,我们的线上、线下学术巡讲活动也至少举办了五六十场,有力推动了基层医院的肿瘤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
其次,我们加强了肿瘤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培训。这些年来,我们组织了“华菁杯”临床循证研究方案设计科研训练营,通过这种比赛点评的形式,让中青年专家养成积极的科研意识,为开展更多高质量的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华菁杯”已经举办了3届,受到了广大中青年学者的关注,在比赛中撰写了不少优秀的科研方案。
再者,我们组织编写了一些指南共识。CSCO每个专家委员会都在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已经发布了《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为肿瘤患者的骨髓抑制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入到抗肿瘤治疗骨髓抑制的管理,对临床实践非常有帮助。目前,我们正在撰写《胸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还有《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年度进展报告》等,希望通过这些指南共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应用。
此外,我们非常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包括前面提到的组建青年创新小组,并举办青年论坛和“华菁杯”科研训练营等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中青年专家走上讲台,培养更多肿瘤中西医结合的后备骨干,让肿瘤中西医结合学科能够动力强劲、传承有序地发展下去。
当然,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其他的学术活动。总体来看,这4年来我们的学术研讨没有停止,在各个层面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我们的目标是要把CSCO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建设成为该领域内中国最好的学术组织,引领我国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事业向前发展。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会议上带来了“从靶向及免疫治疗兴起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融合”的报告,能否和我们进一步分享这方面的看法?
华海清教授:中西医结合是我们国家的医学特色学科,而且我们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仅有一两百年,刚开始确实产生了一些冲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其实中医和西医并不矛盾,除了可以优势互补以外,二者也存在一些不谋而合的诊治理念。例如,中医更强调带瘤生存,通过改善人体的整体内环境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和改善生活质量,这和我们大多数晚期恶性肿瘤的现代治疗目标是一致的。
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方兴未艾,使很多晚期肿瘤患者能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虽然中医药对肿瘤的直接抑制作用不是很强,但它们能通过调节内环境平衡,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抑制肿瘤,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纠正肿瘤本身的损害或者放化疗导致的毒副作用。靶向、免疫治疗的兴起,已经使许多瘤种成为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在不能彻底根治肿瘤的情况下,控制肿瘤并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的主要治疗目标。
靶向、免疫治疗都是基于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实际上中医也讲究“病机”,这和现代医学的“靶标”是相似的。由于存在同一个靶标,临床上不同瘤种可以采取相同的靶向治疗,例如存在BRCA突变的乳腺癌、卵巢癌都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而中医诊治中,对于存在相同病机的不同肿瘤患者往往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理念。另一方面,同样是肺癌却存在EGFR、ALK、ROS1等不同驱动基因突变,采取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同;而在中医治疗中,同一种肿瘤,由于阶段不同,表现也不一样,需要辨证施治,即所谓的“同病异治”,这与基于驱动基因的精准靶向治疗理念也是吻合的。
由此可见,中医的许多治疗理念和西医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对立的。借此机会,我也呼吁大家应该增加对中医的认同感,将中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一定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诊治方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
华海清主任医师
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委会指导委员会副主委
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CSCO肝癌、胰腺癌专委会常委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姑息治疗研究专委会副会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健康促进会肿瘤姑息与人文关怀分会副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委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临床肿瘤学杂志》、《肿瘤防治研究》、《肿瘤学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等职